1. 首页 > 精选资讯 > 文章页面

古代陵墓有哪几种墓室结构(古代陵墓分类)

考古中国 最新进展 青藏高原两项重要考古成果发布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古代陵墓有哪几种墓室结构的问题,以及和墓室结构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请问,清朝的墓室结构大多是怎样的古代陵墓有哪几种墓室结构请问,清朝的墓室结构大多是怎样的

【景陵】

想问一下汉代古墓墓室结构 是石板墓 还是砖墓 主室和耳室是怎样的结构

景陵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位于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该陵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十日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工。

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以一条宽9.70米的神路贯穿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该神路南与孝陵神路衔接,北端直达宝城,弯环如龙,盘曲有情。

景陵是清五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建筑规模总体上是以孝陵为蓝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创。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石像生缩减为5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等。景陵在葬制上也有重大变革,开创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贵妃的制度;另外还摒弃了尸体火化入葬的传统而改为土葬。景陵的建筑风格及丧葬形式大多为后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清朝皇陵中的圣神功德碑亭是由嗣皇帝兴建的,用以彰扬先皇一生的功业,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建于雍正三年至雍正五年(1725-1727年)。按照雍正皇帝的意愿,亭内竖立了两块石碑,分别镌刻满文、汉字,用以记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亲自撰写,长达4300多字,是后世研究康熙朝历史的珍贵史料。

景陵石像生的布置有别于清代所有帝陵,自五孔桥至牌楼门段的神路由于地形的影响而呈弯环的曲线,无法像其它陵寝那样对称布置,于是当时的建筑设计人员就根据神路走向因地制宜随曲就弯地进行设置,一改其呆板的模式而呈现出灵活多变、步移景换的效果,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聪明和才智。

【景陵皇贵妃园寝】

景陵皇贵妃园寝位于景陵妃园寝东南0.5公里处,座北朝南而建,内葬康熙皇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怡皇贵妃。

该园寝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建筑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一孔拱桥及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燎炉、东西配殿、享殿、园寝门,后院内东、西并建两座方城、明楼和宝城、宝顶。大门以内建筑以绿琉璃瓦盖顶,厢房及值班房用灰布瓦盖顶。

给这两位妃子单独建园寝在清代是一个特例。因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弘历(乾隆皇帝)在宫中生活期间,得到了她俩的精心照料,而这两位妃子在乾隆年间仍健在,所以乾隆皇帝为表示自己的孝道,回报她俩的抚育之恩,不仅为她俩单独修建园寝,而且大大展拓了陵寝规制。

清制,妃园寝不建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而该园寝却一应俱全。另外,妃园寝享殿前不设置丹陛石,而这座园寝享殿前却设置了一块"丹凤朝阳"的丹陛石,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等级最高的妃园寝。

【景陵妃园寝】

景陵妃园寝位于景陵东侧0.5公里,内葬康熙皇帝的48位妃嫔和1位皇子。

景陵妃园寝是清五朝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妃园寝,座北朝南,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一孔拱桥及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燎炉、享殿、园寝门,后院内是宝顶群,院内共建有大、小宝顶49个,分七层排列。宝顶下墓室结构有石券、砖券、砖池三种。大门、享殿、燎炉等以绿琉璃瓦盖顶;厢房、值班房覆以灰布瓦。建筑规制和规模逊于帝、后陵,景陵妃园寝的建筑格局成为清代妃园寝的样板。

景陵妃园寝内葬49人,其中贵妃1位,妃11位,嫔8位,贵人10位,常在9位,答应9位,皇子1位。这些人均各自为券(余有1个空券),其葬位按生前地位而定,地位高者在前,居中,地位低者在后,列两侧。该园寝是清代内葬人数最多的妃园寝。

古代陵墓有哪几种墓室结构

陵墓墓室使用木、砖、石3种材料。因时代不同结构形式有变化。大型木椁墓室是殷代开始一直到西汉时期墓室的特点。早期为井傒式结构,即用大木纵横交搭构成。到西汉时又出现用大木枋密排构成的“黄肠题凑”形式,形成木构墓室的高潮,汉代一些王墓即属此制。砖筑墓室是墓室结构的重要形式,反映出早期砖结构技术的发展水平。砖筑墓室分为空心砖砌筑和型砖砌筑两类。空心砖墓室始于战国末期,型砖墓室约始于西汉中期,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应用渐广。墓室顶部结构有几种形式,方形墓室顶部为叠涩或拱券,长方形墓室顶部为筒拱等。例如南京南唐李昪钦陵墓室的前、中二室为砖砌墓室。石筑墓室多采用拱券结构,五代时期的前蜀王建墓的墓室是由多道半圆形拱券组成。宋陵墓室虽然是由石料构成,但顶部是由木梁承重,为木石混合结构。明清陵墓墓室全部用高级石料砌筑的拱券,与无梁殿相似。数室相互贯通,形成一组华丽的地下宫殿。

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文献记载,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秦始皇陵地下寝宫内“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并用金银珍宝雕刻鸟兽树木,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陵东已发掘出兵马俑坑3处,坑中兵马俑密布,完全是一队万马奔腾的军阵缩影。唐代陵园布局仿长安城,四面出门,门外立双阙。神路两侧布石人、石兽、石柱、番酋像等。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1973年山西发现南宋段家墓葬群,古墓为砖雕墓,墓室格局特别罕见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