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为达到资产减值测试目的,资产公允价值的估计有何特点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为达到资产减值测试目的,资产公允价值的估计有何特点以及减值的未来销售价格测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为达到资产减值测试目的,资产公允价值的估计有何特点什么叫商誉减值为达到资产减值测试目的,资产公允价值的估计有何特点以资产减值测试为目的的评估问题
为资产减值测试服务的评估是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国际金融危机
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大幅衰退迹象,中国经济的增幅也回落到了
6%
左右,中国企业尤其
是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和外贸企业,以及在大宗商品价格高启时拥有大量库存的企
业,面临着开工不足,亏损严重的局面,企业帐面资产价值大幅度缩水,因此,为了真实反
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业绩,
有必要根据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
对于已经存在减值迹象的
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评估师在资产价值估算方面的有着会计师所不具有的独立性、
专业性特
长,因此,完全有能力为会计师提供资产价值评估方面的专业服务。
一、资产减值测试中的评估
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过程中,评估师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确定资产在减值测试日的公允
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以及可收回金额。
企业会计将可收
回金额与帐面价值进行对比,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则表明资产已经存在减值,
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
1
)根据公平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确定。比如已经达成处置协议,尚未进行帐务处理
的机器设备。
(
2
)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
根据相同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如企业最近处理的一批相同
类型闲置设备中剩余的那部分设备,就可以参照前期设备的处置价格来确定。
(
3
)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根据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进行估计。这时候,评估才被
真正派上了用场。
(
4
)
上述方法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的,
应当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
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而确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恰恰正是评估师的拿手好戏。
在确定了资产的公允价值后,还需要考虑资产的处置费用,处置费用一般包括
2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特点
正如会计准则和评估准则中所述,
“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是基于特定实体现有管
理模式下可能实现的收益。
预测一般只考虑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内主要资产项目在简单维护下
的剩余经济年限,
即不考虑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内主要资产项目的改良或重置;
资产组内资产
项目于预测期末的变现净值应当纳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计算。
”
评估师可以结
合相关准则的规定,参照收益法的评估思路进行操作,不过需要注意以下特殊之处:
(
1
)评估对象是资产、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因此,测算的现金流应当是该项资产所产
生的现金流入和直接归属于或者通过合理、
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
这里就涉
及到评估范围的问题,也是在减值测试评估中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例如,
某涤纶长丝装置,
我们需要了解其工艺流程,
明确哪些设备和设施是为其服务的,
这些为之服务的设施是否构成资产组而一并进行减值测试。
在评估中我们注意到,
该装置实
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车间,
有相对独立的生产场所,
工作界面比较清晰,
因此确定在该车
间会计帐薄核算的围墙内所有设施作为一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评估范围与之相同。
在实
际操作中,我们认为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①资产组使用资产组外的其他资产如何处理。比如,为其提供水电和动力的设施作为企
业的公用设施不纳入本次测试范围,
同样也就不属于评估范围,
因此该装置在运营过程中发
生的水电气费用构成了该装置的产品生产成本,是其现金流出之一。
同样,由于该装置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未纳入减值测试范围,因此,在评估该装置的未
来现金流量时就必须测算因占用
“
他人
”
(相对于本装置来讲)
土地而需支付的土地租金,尽
管企业事实上对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在本部核算,
土地摊销费用亦未分摊给该装置
(或
称为该车间)
。
相反,纳入本次评估范围内的某仓库,同时为企业其他产品提供仓储服务,因此必须估
算该仓库的租金收入,这就增加了该装置的现金流入。
②营运资金的考虑。本次减值测试时,未将该装置的存货一并进行测试,因此,预测期
初应当考虑营运资金的投入,
这叫营运资金的初始投入,
视为现金流出。
这和企业价值评估
类似但又有所不同,
同时经营期内营运资金随经营状况而变动,
经营期结束时,
营运资金收
回,视为现金流入。
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应当考虑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现金流量。比如,本次评
估时机器设备的经济使用年限可能仅剩余
5
年,
但其厂房通过改造后尚可使用,
因此,
评估
时将该厂房后的价值进行评估后作为现金流入。
④只考虑简单维护性投资,不考虑扩大产能的追加投资。
(
2
)
预测期一般最多涵盖
5
年。
企业价值评估时一般是预测到稳定期或企业处于均衡状
态之时,
因此,
有的可能需要预测七年八年,
但以减值测试为目的的评估时不需要或不可以
那么久。
(
3
)
预测期后年份的现金流量时所使用的增长率一般是稳定的或者递减的,
而且不能超
过行业、国家或者地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或者资产所处市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
(
4
)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时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
也就是说不需要考虑资产是使用借款买的还是用股本买的,
也不考虑借款是还还是不还,
或
何时还款,因此不考虑借款利息或机会成本。
(
5
)不考虑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因此,预计的现金流量是税前的,而企业价
值评估时一般采用税后的。
3
.
折现率的确定。
同样可以参考收益法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方法。
但要注意会计准则
中关于折现率的定义,即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
该折现率是企业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讲的折现率是针对资产的(包括单项资产、资产组、资产
组组合)
,不是针对企业的,应当与企业价值评估时确定的折现率有所区别。尤其是其特定
风险往往是和特定资产组相匹配的,而企业可能存在不同风险程度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其次,由于现金流量是税前的,因此,与之匹配,折现率也应当是税前的,如果你估计
折现率的基础是税后的,
应当将其调整为税前的。
比如,
采用的基础是行业中同类资产的资
产收益率,该指标就是税后的,需要进行调整。
最后,折现率选择方法最好采用累加法,以最近发行的国债利率(体现当前市场货币时
间价值)
为基础,
参照同行业风险报酬率及格自身特点来确定,
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CAPM
)
更多运用于企业价值评估,
当然了有时候资产组组合实际上已和企业相接近,
评估师可以根
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定。由于现金流量中不包括利息,因此也就无须
“
自作多情
”
、
“
画
蛇添足
”
地采用
W
ACC
了。
二、以资产减值测试为目的的评估报告
第一,撰写任何评估报告必须遵守评估准则中的评估报告准则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
估指南,按照报告准则和指南的要求披露基本信息。因此总体的报告形式可以不同于
91
号
文的要求,
不需要评估说明,
拟进行减值测试资产清单也可以直接作为报告附件,
或另行装
订。
第二,在评估目的中体现资产减值测试的特定目的。比如,受国内同类生产装置重复建
设的影响,
企业所拥有的涤纶长丝装置近年来开工不足,
尤其是今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暴跌,
导致该装置所生产产品出现严重亏损,
企业初步判断该装置已存在减值
迹象,
为此,
特聘请本公司对该装置的公允价值、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可收回金额进行
评估测算,为企业判断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供价值参考。
第三,
价值类型紧扣会计准则。比如,
根据本次评估的特定目的,评估对象的具体特点,
以及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
本次评估涉及的价值类型包括可收回金额、
公允价值和资产预计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其中,
可回收价值等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公允价值减去
处置费用的净额孰高者。
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属性之一,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和负债按
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资产预
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可收回金额。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
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确
定。
第四,
评估方法和评估过程,
主要是按照资产减值测试的顺序,
依此对资产的公允价值、
处置费用、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可收回金额进行评估测算。
在评估报告中可以根据会计
准则和评估准则的要求逐一详细介绍。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强调一下,评估师在执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时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
求去测算相关指标,
尽管其中有些规定可能还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但这是财政部对全中国会
计的统一规定,
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可比性、一致性所必须的,在评估报告的
撰写时尽量采用会计语言,运用会计专业述语。因此,评估师不可以无边际的自由发挥。
另外,
“
存货的减值测试
”
,实际上存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
-
存货》
,不适
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
-
资产减值》
,因此,存货一般不称为
“
减值
”
,而称为
“
存货跌价准
备
”
。需要根据会计准则要求确定
“
可变现净值
”
,而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
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因此,
不应采用资产减值中
“
公允价值
”
和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来确定可收回金额。
什么叫商誉减值 1.什么是商誉?商誉,英文全称Goodwill,英文字面意思是能够给他人带来好感的良好口碑,中文翻译商誉之中的“誉”,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名誉与信誉,商誉是指在过去的时间周期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资本化价值。
2.商誉从何而来?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商誉产生于对其他公司的并购或合并,也称之为合并商誉,换言之,如果没有兼并就不会产生商誉,计算商誉的方式是并购所使用的投资成本减去被并购公司的净资产。
3.商誉如何计算?商誉=投资成本-净资产
简单举例子,A上市公司在2018年花费3亿收购了一家净资产是1亿万的B公司,由此,产生的合并商誉就是:3-1=2亿,也就是说,被收购的B公司能够看得到的净资产是1亿,看不到的商誉是2亿,这就属于商誉的资本化。
4.为什么商誉减值会爆雷?我们继续以A上市公司为例,合并商誉是由于收购的投资支出所得,本身属于支出的组成部分,当A上市公司进行商誉计提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响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的情况。
简单理解,净利润减掉了“商誉支出”的部分,当A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数值多于商誉时,即使商誉减值,仍会是盈利状态;反之,净利润数值小于商誉时,A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就由盈利变亏损,产生了所谓的“商誉减值爆雷”。
比如A上市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是5亿,收购B公司产生了2亿商誉,全部商誉计提之后的净利润就是5-2=3亿,净利润有所下降,但还不至于由盈变亏;假如A上市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是1亿,那么,1-2=-1亿,也就是说在计提2亿商誉之后,净利润变成亏损1亿,由盈变亏就爆雷了,当然,商誉计提少一些,计提5000万,A上市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就是1-0.5=0.5亿,仍然盈利。
换言之,商誉计提的幅度是影响商誉计提之后是否盈利的因素,话说回来,假如上市公司具有巨额商誉,总会存有隐忧,因此,对投资者来说,仍要回避那些巨额商誉的上市公司。
5.在哪里查看上市公司的商誉?当然,实际上商誉的计算具有不同的方式,而且较为复杂,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只要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之中查看商誉的数值即可。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之中就能看到上市公司的商誉,商誉水平合理的上市公司具有投资的安全边际,反之,不在安全范围的商誉水平则具有潜在的踩雷风险。
要明白商誉减持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商誉是什么??商誉其实就是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行为的所产生的附带产物。比如,A是上市公司,收购一个创业公司B,B的净资产2亿,但A花了5亿收购,那么多花的3亿元就是商誉。商誉体现了被收购企业的品牌价值。
那么了解了商誉之后,其实就很容理解商誉减持的意思了如果市场环境不好,经济不景气,被收购公司可能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亏损,在财务上就需要做商誉减值。比如3亿,可能减值之后就只有2亿了。那么在财务上,他就是一个调节利润的关键点了——为了避免出现亏损,该计提减值准备时不计提,兜不住了就在某一次的业绩报告里突然一次性计提减值准备,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商誉黑天鹅去年就出现过,坚瑞沃能、龙力生物还有游久游戏,都是很鲜明的例子!
根据前不久发布的商誉减值提示风险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报,A股上市公司商誉达到14484亿元。所以对于商誉减持的公司我们需要非常注意的,一旦走了熊市更深一层次的下跌,商业减持就好比是一个利空。如果你持有的个股不但出现了商誉减持,还处在股价高位,那一定是有极大风险的哦!!
无并购,不商誉。
举个例子!
1、假设我的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我现在看中了一家做手机宠物的互联网公司,于是我去并购他,说白了就是把这家公司买下来。
2、这家公司资产负债表打开一看,啧啧,净资产很少,统共就几张桌子,几台电脑~杂七杂八加起来不到10万快钱。找个机构来评估一下,没错,公允价值10万块。
3、但是我能只花10万块就买下这家公司吗?不可能啊,人家不会卖给我啊,我要只出10万,人家直接把我怼到办公家具城去了。这个公司的价值不在净资产上,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并不反映公司的全部价值。这家公司人家还有技术、团队、销售网络、游戏用户等等。这才是我要的东西,这些东西最后都会反应未来的销售利润上。
4、最后,我们经过谈判,我出价值1个亿,购买这家公司。那么这1个亿与公司10万元公允价值直接的差就是商誉----9990万元。
5、我为什么要给这么高,因为我觉得这家公司未来能给我做到每年1000万的利润。但是,三年的业绩承诺期过后,这家公司只能做到500万的利润,一做商誉减提测试,我的商誉就要做5000万的减值计提。
6、不过我运气好,赶上了互联网热潮!突然直接互联网项目大火!!于是我把这个公司包装下卖出去,把他描绘成未来的独角兽。果然遭到几家上市公司哄抢。最后一家公司出价10个亿,买下这家互联网公司。商誉为九亿九千九百九十万元。结果,三年业绩承诺期过去以后,还是只能做到每年500万的利润,于是商誉减值九亿四千万。
商誉,很多人认为是“经商的信誉”,这就有点望文生义了。误认为一些很知名的大企业,商誉很高,其实恰恰相反。
什么是商誉?商誉,记住一句话:无并购,无商誉。商誉是一个企业合并另一个企业时给予的超额价值。比如A企业合并B企业,当时B企业的净资产才1个亿,但A企业认为B企业很有价值,合并过来后会给自己带来很高的盈利,于是花10个亿把B企业给并购过来了。其中超额给的9个亿,就是商誉。这个商誉9亿,是A企业买B企业时真实付给B企业股东的。因此,在A的财报上,会有9亿的商誉记载。
什么是商誉减值?就是A超额花的9亿收不回来了。原来A并购B的时候,评估B会以后每年盈利3亿,那商誉9亿3年就收回来了。但并购回来后,第一年才盈利100万,第二年甚至亏损!那必须给那9千万商誉计提减值了,因为多付出的这部分钱打水漂,白白给B企业的股东了。因此,在年末的时候,把9亿一次性全部给记提减值,相当于这9亿没了。
前段时间,不是一些名星成立个几乎空壳公司,然后有个上市企业高额并购这个皮包公司,最后再计提”商誉减值“的吗?凡是商誉很高的公司,最好要回避。
商誉减值简单点说就是高价收购的企业在整体运行之中呈现的价值缩小了,所以存在商誉减值。可能这样说并不好理解。举个例子可能能够更好的理解,如果到市场中购买一件衣服,价格是多少呢?是5000元。可以理解为这件衣服现在市场的标价就是5000元,任何人来购买都是5000元。但是到批发市场一看,一模一样的衣服,也是一个牌子的,批发价格3000元,整个批发市场的价格都是3000元。这中间存在着中间价差,怎么算呢?就算作为了商誉。
如果去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商誉呢?就是一家上市公司收购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市场的估值为10亿元,但是注册资本以及固定资产、实际资产才达1亿元,那么就存在9亿的商誉。换句话说就是按照市场的估值进行着的收购,并不是按照实际的固定资产价值、实际的价值进行的收购,差值部分被上市公司财务作为了商誉。
理解了商誉,那么如何理解商誉减值呢?
了解商誉减值就需要理解,上市公司收购的上市企业并不是一定能够赚钱的,可能还存在亏损以及估值的下降,如果估值下降了,那么对于商誉来说就是极大的影响。比如,一家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司,估值在2018年间减少了10亿,那么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是多少呢?就是10亿。因为估值、运行等情况存在着较大变故,所以每一年、每一季商誉也会存在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下,就存在着商誉减值。而对于大幅商誉减值的情况也是存在着股价的风险,涉及到的是整体的上市公司估值。对于高商誉减值预期的上市公司,年报期间还是当规避就规避。
如果收购完成后,公司乙经营达不到收购时盈利预测的数字,就会产生商誉减值。要是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亏损,那么在财务上也需要做商誉减值。比如说:公司乙在收购完成后,承若实现5个亿的业绩,可实际收益只完成了3个亿,就表示未完成被收购时的价值承若,那么剩下的这2亿,就要从5亿的商誉里面扣除,也就是所谓的商誉减值。另外,要是乙公司未来经营一直都达不到收购时评估资产组价值的指标要求,那么在商誉中就会连续出现减值,一直到该公司的商誉值减值到0为止。
而商誉减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影响肯定是负面的,一旦商誉减值的消息确认出来,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就会有所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抛售,导致股价的下跌。特别要注意的是高位的个股,持有股东的获利盘比较多,趁机把股票卖出套利的人比较多,抛压盘一大无法承接,很可能就改变了股价的上涨趋势,变成震荡或者下跌的走势。
所以对于商誉减持的公司,我们在炒股的时候需要非常注意,尽量避免买入这样的股票,因为这些股票在当前环境下,明显是风险大于收益的存在。即便在看好,也要等过段时间风险释放之后在进行参与。
商誉属于会计上的概念,我们先看看会计准则是如何定义商誉的:
企业在合并时,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视企业合并方式的不同: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指在合并报表中应予列示的商誉,即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购买日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影响又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吸收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购买方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存在合并差额的情况下。企业首先应对企业合并成本及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复核,在取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并且确认了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以后,剩余部分才构成商誉。
简单的理解,就是A企业计划收购B企业,B企业的账面净资产为1000万元,但是双方最终达成的收购价格是1500万元,多出来的500万元就是商誉。从商业上来讲,之所以会多出来500万,通常是由于B企业有一些资产按照会计准则无法确定为账面资产,比如品牌溢价、专利技术等等(实际上可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大牛市的氛围下,并购往来带来股价上涨,股东便可套现离场,最终买单的还是散户)。
会计上要求商誉在确认后,持有期间不要求摊销,而是在每一会计年度期末,对其价值进行测试,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计量,如何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则计提减值准则。
通俗的理解就是,A企业收购B企业时支付对价1500万的前提是判断B企业未来10年每年可盈利XX万,但是实际上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技术更迭等等原因,导致这一判断无法实现,因此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
以上都是理论上的商誉减值。小花在这里要说的是,2019年1月A股商誉暴雷不断,可谓是世纪奇观。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监管制度的缺失。
监管层对收购疏于监管的结果就是导致市场产生一大批高溢价收购的公司,千万别说诸如公司也不傻出这么高价收购自然有它的道理这种傻话,因为从本质上来讲上市公司跟小散的利益角度完全不一样,很多投资者会有这样一种思维,那就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是为了公司多盈利这个目标,所以收购也是为了多盈利,表面上看起来是讲的通的,如果你这么想只能说明你上的当还不够多,举这样一个例子,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年利润几百万但市值却在几十个亿的高市盈公司的老总有两条道路等待着它选择,正常经营和套现,老总心里明白的很,套现所赚的钱要比正常经营多的多,如此投资者跟上市公司大股东还会在同一利益链上吗,断然不会,所以产生巨大商誉的并购一定要警惕其利益的输送。
耳赵团队:商誉减值,就是一个球队刚买来的明星球员下楼脚崴了!这个赛季都上不了。亏了!
这两天是上市公司集中发布2018年年报的日子,各种故事漫天飞,十多年来都没出现过如此惨的业绩暴雷了。从数据上看,上市公司们业绩暴雷的主要原因是商誉减值。
什么叫商誉减值呢?
我们先看看什么叫“商誉”。商誉的意思就是,上市公司购买一家公司,被购买公司的账面净资产只值2个亿,结果我们溢价花3个亿买了,多支出的那1个亿,就叫做“商誉”。就像你经营一个球队,最近刚刚换了一个老板,给了你好多钱,于是你花大价钱买了个明星球员。球员本来年薪200万,你为了挖他年薪给了300万,多的100万支出在你球队的账上就计入“脚誉”(商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黄金右脚球员是被你打动了,结果过来上班的第一天,还没出场,下楼的时候黄金右脚踩了西瓜皮,脚崴了。送到医院一看骨折了,这赛季没戏了。这笔买卖就亏了啊。我们给他降薪这都无所谓,问题是我们计入账面上的那笔溢价“脚誉”(商誉),怎么办啊?怎么和老板交代啊。年终总结大会上,我们只能说,这笔溢价做的不好,减值了。
上市公司在购买其他公司的时候,人家的老板不舍得卖,咱们只好溢价,支付多一些的钱购买。多支付的这些钱买到的就是“商誉”。“商誉”也是我们买到的“资产”。当然,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买到的公司确实发展前景挺好,能挣钱。
这两年的经济情况和股市如你所见。那简直就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目前的现状是经济环境不景气,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买来的公司都不挣钱,那肯定不值这么多溢价(商誉)了。
双重打击之下,只能做商誉减值啦。其实也不是坏事,毕竟长痛不如短痛。做了比较大幅度的减值可能也是释放风险的比较可行的做法。
耳赵团队:愿知识带给您健康!
商誉是收购过程中支付的对价相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溢价部分国际上对商誉在会计上的处理有三种方式,一开始就处理掉,逐年摊销,发生时做减值;下面分别来讲:
1、一开始就处理掉
收购完成时就和所有者权益进行抵消,这样会造成总资产下降的效果,而且对当期利润影响很大。
2、逐年摊销
把商誉视为无形资产,会计上常用的摊销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是机器设备、房屋建筑、交通工具等,摊销年限是5到40年。无形资产是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摊销年限是5到20年。s
把商誉作为无形资产也正常,逐年摊销,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平滑掉了。
3、发生时做商誉减值
这是我们国家目前使用的会计准则,在并购动作发生时,把溢价部分记在“商誉”这个会计科目下,每年做一次减值测试,如果发生事实的减值,就在会计上做减值处理,也就是把商誉都去掉了,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在并购发生后会大大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并购一家企业/项目,你的收入和盈利一般都会增加的,但是你并购的成本却没有计算为成本,业绩上会非常好看。
坏处就是一旦发生减值,那么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非常大,效果就是现在看到的,比如天神娱乐预亏70亿元,一次性把商誉都处理掉,来个财务大洗澡。
未来的会计准则会向摊销改变,具体什么时间落地,这个事情要看财政部的行动了。在正式的文件政策落地前,商誉减值是依旧要做的,看好手中的股票,怎么看商誉?找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在会计科目“无形资产”的下一行一般就是“商誉”。
举个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利用商誉做套现的例子2015年华谊兄弟以10亿元收购了冯小刚的东阳拉内公司,这家公司的净资产经会计审计是1.3万人民币,冯小刚完美的实现了财务自由,在上次和小崔的互怼中,说自己为国家创造了多少亿的税收,这个就有点那个啥了,怎么就忘了自己的拉美公司了,利用商誉做套现,最后做减值,股民承包了你的收购拉美的财务支出,一边把自己说得是个大善人,一边利用各种规则实现“套现”和“避税”,在法律上虽然算是合规,但是自己这么标榜自己就不地道了啊,这个拉美一点也不美啊,低调一点比较好。
我主做股权设计/激励、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认同我的观点,欢迎点赞关注业务合作,请私信不请自来,如有冒犯,敬请原谅!
商誉减值是什么?我们站在财务角度,从商誉和减值两个方面来说一下。
1、商誉。商誉本来是指公司的声誉,是公司长期经营所形成的美誉度,目前属于会计的资产类核算科目,而且主要在合并报表中体现,通常来说一般有内部商誉和外部商誉之说,内部产生的商誉即为其原始定义,因为很难满足资产的定义,主要是内部产生商誉的成本很难准确计量,因此在中国会计准则下是不允许确认内部商誉价值,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均不允许确认内部商誉,所以,一般所说的商誉,都是第二个含义,即对外并购非关联第三方公司,且构成控制,纳入合并范围,这时并购方支付的对价超过被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并购方按股权比例应享有部分的差额,即为商誉。
一般来说,并购方作为母公司,会编制合并报表将被并购方合并进来,在合并报表中体现商誉,母公司自身财报只会有长期股权投资而不会有商誉。
2、减值。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商誉不得摊销,但每年必须做减值测试,如发生减值迹象,必须计提减值准备,将商誉减值至其可回收成本,而可回收成本,基本按照现金流折现法的方式来计算。基本公式是将被并购方可以看做一个资产组,按其每年预计的现金流,按折现率进行折现,并汇总各年折现后的金额,如果该金额超过被购并方并购日的公允价值,则没有发生减值迹象,如果低于,则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减值准备。一般而言做减值测试前都会先看是否有减值迹象,减值迹象一般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内部主要是被并购方严重亏损、资不抵债、核心管理层不稳、公司战略决策重大失误等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经济、政策、法律、社会、技术环境对被并购方企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未来经济收入的不确定性加大,当发生上述迹象时,则会做减值测试。
好了,基于以上,我们再来说说最近A股大金额的商誉减值事情。
1、首先是商誉减值是否有合理性因素?是有的,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并不是太好,消费投资和出口都有些疲软,再叠加与美国的贸易战因素,反映到经济实体,就表现为经营收入预期的相对大幅下降,在保持折现率(资金成本并没有显著下降)不变的情况下,减值测算公式中的分子就会变小,导致预测的整体可回收成本减少,在n多上市公司构造概念并因此大量购并各类企业时,因收入预期大幅下降,自然会发生商誉减值现象。
2、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的可能?完全可能,首先是有动机,科创版注册制的预计推出,会导致上市公司壳价值下降,以前为了保住壳资源,不得不硬挺着不做商誉减值,并采取各种合规和不合规的措施,以便能够实现盈利,不至于被退市或者挂ST的title,现在壳价值下降了,没必要硬挺着了,可以将若干年没做减值的商誉减值到位了。其次是有机会,上市公司肯定不会说是因为壳价值下降才计提,如今经济环境不好已经是企业家的共识,而且贸易战确实会造成企业收入下降,这么好的理由不找,以后哪来机会。最后有方法,商誉减值测试,本身是基于管理层的假设,关键的假设一个是未来收入增长率的假设,另一个是折现率的假设,这两个假设稍微动一下,预测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数据就会差异巨大,简直是操作简单易行还合理充分,当前的经济环境完全提供了修改收入增长率假设的最合理的理由,既如此,上市企业何乐不为呢?只是减值幅度大小是否合理,也只有企业自己知道了。
以上是我浅显的分析,因学问有限,可能会有错误,敬请原谅,谢谢!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为达到资产减值测试目的,资产公允价值的估计有何特点和减值的未来销售价格测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