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道家算命准吗和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算命的说没有姻缘就结不了婚吗_忝壬滴矣腥位橐隹尚怕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各信仰什么真的有前世今生吗很多人会在民间找一些算命的来测算自己的婚姻,有些人往往会得到令人讨厌的结果。如果算命的说没有婚姻,他们就不能结婚吗?其实这个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回答。那么算命先生说我结过三次婚是真的吗?这就涉及到你这辈子会有几次婚姻的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大家要冷静,理性算命。请继续阅读下面的文章。
算命的说没有姻缘就结不了婚吗
几周前,我的客户小姚给我发了很多很长的语音信息。我点开,原来她在知乎上又找了一个命理师看星座,算大运。结果和我给她看的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不知道该听谁的。
“但他之前看到的是准确的,他们都是对的。虽然没有你的详细。”小姚不解地说。(以前的事:以前发生的事)
首先不得不称赞小姚让对方看到过去的意识,但这里面的蹊跷之处,对于大多数对命理了解不深的人来说,并不熟悉。
所以我要自己去探究一下这个命理师的水平。这种探索让我更加坚定了写命理行业乱象的决心,以免被无良低级的算命师欺骗。
为了更好的示范,小全在小姚口中加了一个还算准的算命先生,花钱让他看我的八字。等了四五天,收获很大。这个算命的太牛逼了,五个防坑准则他占了三个,不得不感叹我的好运气。
1.头像采用八卦、太极图等道教元素,僧人等佛教形象。
随便加人家微信,就会看到太极阴阳图的头像。有这种头像的算命先生在小圈子里见过不少。但是,无论是在微博、头条、知乎还是其他社交平台,凡是用这种头像的,都是马后炮,都是低级的算命先生。反而水平比较高,很难靠头像来算命。
搞笑的是,用道家元素做头像还是有道理的。那些用和尚做头像算命的,真的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基于头像理论的技术层面,难免会有一些片面。小圈子就是希望遇到这样的算命先生,心里留个底,以防万一。
普通头像
2.不分析过去,开口就是未来;看过去暧昧,多半是性格。
算命师通过预测未来来赚钱。他一开口就告诉你未来。他怎么赚钱?更何况,如果以后事情没有发生,我们怎么确定别人说的就是对的?我看到很多算命的都说很忙,不看过去。
好吧,找不找就见仁见智了。毕竟这个行业鱼龙混杂,没有确定的规则。如果你愿意花这个钱,我不拦你~
如果算命先生愿意看过去,说明他对自己的水平很有信心。至此,算命先生确实有了眉目。
但是,很多人,甚至很多算命先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前瞻的作用。就拿星座运势来说,让客户通过看过往事件了解自己的水平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让算命师通过过往事件验证自己的星座运势实力,从而看到未来的服务。目前大部分算命先生,当你说错的时候,都会用自己的理论来反驳。
算命老师说我有三次婚姻可信吗
李双林命理解读;
坤造:陈武、甲子、庚子、沈嘉。
大运:己亥、任旭、心有、庚申、己巳、戊午(我3岁就去参加了大运,现在在考心有大运)
分析:你是纯阳性格,女人的生活以纯阳为主,但这样的组合不利于婚姻,感情会有很多波折。生活清纯,性格强势,一般性格不好,脾气不好。你出生在庚子日,官位受伤。月也是伤官之星,伤官任性强势。
最不利的是官伤太强,地支沈三馈伤,命里不见官星。属于夫命薄的生活。生命是弱小的,地球是上帝最好的利用。
这个星座的主要问题是太伤官了,而且是纯阳。其实这种组合影响最大的还是自己的性格。因为你看不到官星,所以没有伤官。只要你注意自己的脾气和性格,让自己变得温柔包容,你的婚姻还是很好的。有很好的伤官形象。
一般来说,伤官见官、劫官、杀官入墓的组合是自己无法避免的,不是自己的注意就能完全改变的。但是像上面这种女性生活的结合,可以通过自己的关注来改变婚姻,让感情更加顺畅。
简单来说,不要理会前面说的会结三次婚,因为一个人的婚姻是注定的,真的不是注定要结几次婚。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而且你的星座虽然有很多对婚姻不利的因素,但都是你自己的因素,所以你注意了,就不会离婚。改变自己的脾气,不要冲动,要温柔,要忍耐,在生活中要宽容。吵架自然会少,家庭也会和谐很多。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
道佛两教,一个是中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但两者在中国哲学、宗教发展史上,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兴衰经历。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道教亦在此时发生,二者又都经魏晋南北朝的蕴酿发育,到隋唐而繁荣并盛。此种情形,历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两教之间的相互抗争、互不相让的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究。然而,在互不相让的另一面,是相互融摄,这是二者得以并存,进而繁荣共昌的主要原因,亦是道佛二教关系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
一、道教摄取了佛教的名相术语
道教在建构自己的辨思哲学时,大量地吸收了佛教的方法和范畴,然而这些范畴却是根据道教自身的需要进行改造的。隋唐的道教学者一方面发挥道教的兼容特性,深入纳佛;另一面他们的道教主体意识也很强,他们要因循其本,再博采他说。他们的主旨是,借佛教的名相术语阐扬老庄的思想,进而使老庄思想根据宗教发展的实际需要得以提升,达到安身立命的目的。
(一)佛性说。道教有“道性说”,佛教有“佛性说”。把宇宙本体作为某种抽象的本质来看,并非佛教的独创,早期道家把道确定为万物的最高规定性,已经具备了这种抽象力。然而,“道法自然”,道“出于自然”,当“自然而然”被理解为道的最基本特性并与人性论联系起来时,“道性”便应运而生,道性即指人性之“自然”。这在东汉时产生的《老子想尔注》中就明确地表述出来了:
“道性不为恶事,故能神,无所不作,道人当法之。”(“道常无为而不为”注)“道性於俗间都无所欲,王者亦当法之。”(“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注)“不为恶事”,“与俗间都无所欲”,就是要顺其自然而然道性,“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下常正”(“无欲以静,天地自正”注)。道教发明了“道部”,却没有很好的发挥,被六朝时期蓬勃兴起的佛性说取而代之。佛教自竺道生倡“一阐提人皆有佛性”说以来,加上《大乘涅盘经》被翻译过来,佛性说逐渐成为佛学主流思想。其谓“佛性”,乃指“真如法性”,即抽象的宇宙本体。作为一种本体论学说,它是将印度诸法实相说结合魏晋玄学本体论而产生的。作为一种修道论,它关心终极的抽象宇宙本性与有生灭的具体的人物有何关系,真谛翻译的《佛性论》说:
“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六朝到隋唐,道教大讲道性说,确实接受了佛性说影响。但道教并不在本体论意义上,而是在修养论方面接受了佛性说。魏晋六朝,道教奉行外丹学说,其中虽有修炼身心的内容,其主要目的只在于以清静不动之心神迎受永恒不朽的道,并没有明确地认定客观的道与主观的精神有着某种直接同一性,而佛性说却完成了这方面的论证。道教本来讲道体论,但为了说明道体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也提倡道性说。《常清静经》强调“真常得性”,《升玄经》主张“思维分别,得其真性”,《云笈七签·仙籍理论要语》主张“道性常一不异”。孟安排《道教义枢·道性义》更明白地表明了道性说与佛性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一切含说,乃到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究竟诸法正性,不有不无,不因不果,不色不心,无得无失,能了此性,即成正道。自然真空即是道性。”
这不仅说是一切物类都具道性,也明确提出,人如能反躬自修,了却本性,就能通道成仙。王玄览《玄珠录》既讲“道体”,又讲“道性”
“诸法若起者,无一物而不起,无一物而不忘。忘自众生忘,道体何曾忘?道之真实性,非起亦非忘。”
道体是道之本然体,道性是道体潜在于人与物中的具体属性,故人能修性,就能体道。不过,道教的道性说不仅仅吸收了佛性说,也吸收了儒家的心性说。儒家讲尽心知性知天,基本立意是主张从一念之初的本心达知本性。庄子主张“致道者忘心”(《让王》),“两忘而化其道”(《大宗师》),就是以冥化自然作为体道知道的途径。而这在时间上先于佛教天台大师湛然提出的“无情有性”说。同时,道教主张以常清静心识性体道,即是把常清静心作为常清静之道作同一体来看待的。在早期道家看来,常清静、自然而然乃是道的最根本特性;在道教看来,人心能常清静,自能识道性。道教在讲求道性说时,也讲求道体说,还讲心与身的一致,不象佛教天台那样舍身求性。
(二)因待、境智与本迹的论辨术。道教在发展自己的思辨哲学时,从佛教中借用了许多术语,如“智境”,王玄览说“道在境智中间,是道在有知无智中间。”(《玄珠录》)成玄英说:“道是虚通之理境,德是志忘之妙智,境能发智,智能克境,境智相会,故称道德。”(《道德真经开题义》)
“圣人空慧明白妙达玄理,智无不照,境无不通。”(顾欢《道德真经注疏》“能无知乎”疏)又如“本迹”,唐玄宗说:
“摄迹归本,谓之深妙,若住斯妙,其迹复存,与彼异名先进无差别,故寄又玄以遣玄,欲令不滞于玄,本迹两忘,是名无住,无住则了出矣。”(《御制道德地经》“玄之又玄”注)再如“观照”、“定慧”,孟安排说;
“二观者,一者气观,二者神观。既举神气二名,具贯身心两义,身有色象,宜受气名以明定;心无难测,宜受神名以明空慧。故《本际经》云:气观神观,即是定慧。”(《道教义枢·二观义》)
唐代的道家、道教不仅借用佛教范畴,也运用道家、道教固有的术语展开论辨,如张志和关于“同乎时”、“异乎时”的论辨说:
“今有之忽无非昔无之未有,今无之忽有非昔有之未无者,异乎时也。若夫无彼无有连既往之无有而不殊无此有无,合将来有无而不异者,同乎时也。异乎时者代以为必然会有不然之者也,同乎时者代以为不然会有必然之者也。”(《玄真子外篇》)又如杜光庭关于同异关系的论辨:
“道德不同不异而同,而异不异而异,用辩成差不同而同,体论惟一。……知不异而异无所可异,不同而同无所可同,无所可同无所不同,无所可异无所不异也。”(《释疏题名道德义》)
诸如此类的论辩颇绕口舌,在格调上不仅类似庄子、公孙龙的辩术,也足可与佛教的论辩相匹敌。唐代的许多道家奇书,如《化书》、《无能子》、《谗书》等,都具此特点。道教还发展了一些自己的新术语,如因待、互陈、体用双举,等等。
(三)双遣方法的动用。非有非无,不落两边的双遣方法是龙树《中论》所阐述的基本思想,意谓执著于有是滞于有,遣有归无是滞于无,既非有,又非无,才是中道。运用在主客关系中,就是既遣他执,又遣我执,两边不落。这种方法在六朝、隋唐的佛教中有着广泛影响。道教在根据《老子》“玄之又玄”阐扬重玄哲学思想时。借用了这种方法。成玄英、李荣把佛学的非有非无称为“玄”,把非非有、非非无称为“重玄”。《天隐子》在阐发《庄子》“坐忘”观点时,也借用了双遣方法,外遣物境内遣心智,两边不落,心泯合于道,所谓“彼我两忘,了无所照”。
隋唐道家、道教学者在建树自己的形上学时,借用了佛教的术语与方法,发展了自己的术语,不仅有了辨思的外观,的确也有了辨思的高水准。但从严格意义主讲,道教虽然有了辨思的哲学,却仍然没有动用印度佛教的因明逻辑方式,尤其是没有采纳佛教的立破辨术,道家、道教原先的非逻辑特性并无根本改变,而且随着内丹学说的兴起发展,隋唐形成的辨思哲学没有沿着辨思的方向继续发展,而是服务并融铸在内丹学说中,进一步朝着“契思”与神秘主义方面发展了,其结果仍然是寓辨于不辨之中,这是道教在与佛教徒的论辩中总是“辩”不过佛教徒的一个基本原因。
三、佛教摄取了道教的思维方式
佛教在魏晋时期,曾以格义的方式大量地袭取了道家的概念、范畴,带有显明的玄学思想色彩。东晋以后,随着佛经大量被翻译过来,佛教则努力摆脱玄学的影响,尽可能地少用道家典籍的范畴、概念,同时攻斥道教袭取了佛学的范畴术语。到隋唐,佛教宗派林立,不仅气象博大,也显得根柢深厚。从表象上看,佛教于道家、道教无所取焉,其实不然。除唯识宗属于原本的印度佛教之外,其它几派皆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生成的,它们用以标其思想宗奉的是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混合再生品,这是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必然。仅仅从范畴徵引上难以看得出佛教从道教那里袭取了什么,但从思想内涵及其思维方式来看,则可清楚地了解佛教从道教那里袭取了什么东西。对此。梁启超曾说:“惟有一义宜珍重声明者,则佛教输入非久,已寝成中国的佛教,若天台、华严、禅宗等,纯为中国的而非印度所有,若三论、法相、律、密诸宗,虽传自印度,然亦各糁以中国的特色,此种消化的建设的运动,前后经教百年而始成熟。”(《饮冰室专集之五十八·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
(一)“出世”中的“在世”。原本的印度佛教乃是一种高蹈出世精神的宗教,把“不得参预世事,结好贵人”的佛陀遗训作为代代相因的传统,因之,出世就是要断绝一切俗缘,不得对现世有纤毫的回眸,不认六亲,不敬王侯。然而,当佛教传入中国并要立根中土时,它就不能不作出让步,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中已有调和中土与西土、方内与方外矛盾的意愿。在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传统的反复冲撞中,佛教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不依国主,法事难立。”而在宗教教义上公开认同的,便是在中土产生的经典《大乘起信论》。《起信论》的最基本思想是:“一心二门论”,“一心”即“众生心”,“二门”即“真如门”,“生灭门”。《起信论·立义分》说: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二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坷衍义。”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两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
此“众生心”即不是单指佛性,真如,也非单指个体之心,生灭现象,而是佛性与人心、本体与现象(用)、圣与凡、净与染、绝待与相待、出世与在世等的和合。在这种和合精神原则下,佛教徒既可追寻超越的、形而上的终极境界,也可“随顺”对世间表示出普遍的关怀。《大乘起信论》自隋初流布开来,对隋唐诸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台、华严、禅宗等立宗分派多从中禀承一端,如天台的“性具”论,华严的“理事圆融”论、“功德本具”与“随缘不变”论,禅宗“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的体用论,都普遍地带有和合世俗的特点。
佛学与儒学,一个是极端的出世学问,一个是极端的入世的学问,《起信论》在调和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时,显然撷取了儒学叩共两端而竭焉的中庸观点,但作为一种出世宗教学说与入世的官方正统学说,相距甚远。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不同,一来两者都是出世的宗教,二来两者又都在国主面前争宠,在民间争夺地盘,因而既要互相攻斥,又要互相效仿。道教虽然也常为出世与入世问题困扰,却先天地带有世俗的特点,老庄“无为”与“离世异俗”的学说根本不曾放弃“无不为”,不曾放弃此岸世界,道教的早期经典《想尔注》、《河上公章句》及《太平经》都蕴含了“道不遗人”的精神内质。《起信论》作为中国化的佛教的产物,自然极方便合理地从道家、道教那里袭取了这种精神内质,而且,在相互争高低的过程中,也竞相表现出现世的关注情怀。
(二)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华严宗宗奉《华严经》,然而经杜顺、智俨、法藏等阐扬出来的华严思想与本经也有大的异趣,华严诸师在发挥理事无碍观点时,接受了法相从印度译过来的《庄严经论》、《佛地经论》的影响,〔①〕又接受了《大乘起信论》的影响,还接受了庄子思想影响,是中印佛学在新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隋唐诸宗派中,除法相宗之外,就是华严宗最讲究辨术,它是把印度的方法拿来论辩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如体用,理事等。理事圆融的观点依据物无自性,依他缘生的观点,所谓:“依他中虽复因缘似有显现,然此似有,必无自性,以诸缘生,皆无自性故。”(《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从物无自性中,引出事事无碍,理事无碍,从而一多相即,远近相即,大小相即,如法藏所说:
“且如见高广之时,是自心观作大,非别有大;今见圆尘小之时,亦是自心观作小,非别有小。”(《华严经义海百门》)
这与庄子《齐物论》小大之辩如出一辙。《庄子》从相对主义观点出发,认定一切事物的一切性质只有相对性、暂时性,皆属观察、认知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固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大小”(《秋水》)。也就说万物自身没有确定的规定性。华严宗接受了《庄子》思想是毫无疑问的。
(三)整体性原则与“悟”的思维方式。禅宗的兴起,乃是一次佛教的革新,意味着佛教完全中国化的完成。从菩提达摩“藉教悟宗”,至慧能“不立文字”,神会“呵佛骂祖”,再到“德山棒”、“临济喝”,贯穿着一个基本的思想路线,即从印度佛教的繁琐逻辑证论与主客二元对立中解脱出来,以简捷明了的悟通方式实现主客体的绝对同一,如铃木大拙所说的那样:“禅宗与依靠逻辑与分析的哲学体系全然不同,甚至可说它是建立在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基础上逻辑哲学的立物。”〔②〕禅宗之所以诽毁逻辑,是因为:在禅宗看来,逻辑的方式不仅使主客二元对立,而且也将真理肢解了。真理(佛性)是统一的整体,需用一种非逻辑的超常的、整体的悟通形式才能认知。所以禅宗突出“识心见性”,认定主体之心与客体之性本来同一,能识得整体之心即能见得整体之性,所谓:“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坛经》)而要做到这一点,靠逻辑的理性的方式是永远也达不到的,此岸与彼岸虽都只存于心性,却要靠一个“悟”,而悟则顿悟顿见,即整体性的一次性把握。所谓“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同上),即是说,真如法性是一个整体,只能整体地体认,人有利钝差别,须行渐修,但渐修并不是把整体的真理分次认知,而是经过渐修,提高,开导其智识,令其开悟,一次完成。“棒喝”的目的也正在于此。道教一向持天地人的“三一”模式,主张天人一体,道气一贯,道教修炼的目的在于泯合主客,感通道体。在老子、庄子那里,最高和本体——道乃是不可分的整体,无论老子讲“道者同于道”,进是庄子强调“正容以悟”,都是要求以整体的心态把握完整的道体。这与禅宗有着显明的一致性。为了达到悟的境界,庄子主张“吾丧我”,禅宗要求“无念无相无住”,这也有着相承关系。此外,禅宗为了表明佛性与人心的直接同一性并非外在力量使其然,也借用道家的“自然”观念,如神会说:“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一切万法皆因佛性故,所以一切万法皆属自然。”(《荷泽神会禅师语录》)可以这么说,禅宗借助于类似道家的整体性原则,以简捷明了的悟通方式实现了主客体的绝对同一。
然而,即使禅宗吸取了道家思维方式,也仍不失其佛教本色,这从以下三点可以明白看出:第一、禅宗和整体性悟通方式包含着印度佛学精于辨思的特点,它通过辨而达到不辨。庄子哲学虽寓辨于不辨,但庄子是要放弃辨术的。第二、禅宗在泯合主客时,强调以心合性,身是“臭皮囊”,不能与心同于佛。庄子主张坐忘、丧我,则是要以身心合一的方式契合道体。第三,禅宗的“悟”是本心与佛性的一种直接同一,道教的“悟”虽也是道体本心的同一,却包含着“感通”的特点。至认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作为“纯粹之中国佛教”〔③〕,其中自也不难找出与道家、道教的思想联系。
佛教的教义里多讲轮回。
西藏有个叫拉姆拉措的地方,以可看见前世今生而闻名。藏地玩耍多年,夜游过羊湖,冈仁波齐下挂过经幡,却始终未至拉姆拉措。
究其原因,是对前世今生的莫名敬畏。
讲拉姆拉措与前世今生前要先讲两个小故事。便是自己亲身经历过这两件事,才逐渐对一些无法言语的不可知产生无名的敬畏之心。
第一件事要从我小时候说起。我们老家民间有一个说法“男不生初一女不生十五”,大概意思便是女生天性属阴,但凡十五月圆便是阴上加阴,并不太好。而我偏偏便是这样的生辰。
父母辈多迷信于算命等等,好像自我出生开始,便遇到各种算命先生叹气道“这女孩命太硬,多舛”,据母亲说,抱着我在路边等车都能碰到白胡子老头来这么说。倒也奇怪,先不说准不准,10个算命先生里9个半都这么说。
而事实是,非常多舛。夸张到偶尔与好友提及二三事,对方惊呼我那么小就经历了电视剧里才有的剧情。
好在有姥姥庇护,总有逢凶化吉的时候。只是在姥姥离世的前1年,好像做了些什么,便是她担心自己无法总护我周全。
讲真,直到今天我都不清楚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我曾在某天突然做了个梦,梦中被人引起一处寺庙,庙里的师太慈眉善目,拿着尘杖在我身上扫了几下,说了几句预言。而这几句当时看起来极不靠谱的预言,如今一一应验。
这是不符合逻辑的,我的人生曾发生过几次重大变故,所以在做梦的那个时间点是压根不会想到以后的变化的,那时候的心心念念无非是考上重点高中之类的愿望,又怎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真的是仗剑走天涯?
对于这个梦境的记忆尤其深刻的,也是后来的一些变故与经历之后,想到梦中所言非虚,才生了敬畏之心。
要讲的第二个故事也是和梦境有关的。
北京的夏季多暴雨,每逢暴雨多雷电。我曾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里,做了个非常奇怪的梦。其实我自己也并不清楚,当时是否睡着了,只记得一个闪电把屋子照的明晃晃的,突然就看到了一个几乎纯白的空间。
那个空间里有另外一个自己,我看不清她的长相,却知道她所经历过的一切,并且莫名确定那个就是自己。空间里上演着一出生死诀别,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着那一切,心里分明感受到那个自己内心的痴缠与执着。
醒来的时候哭湿了整个枕头,那是种从未有过的悲伤感受。我自幼好强,极讨厌哭泣,估计那样的经历也就唯有一次吧。
这个梦做完之后的一段时间,我极其好奇前世今生。我想也许真的存在某种可能性,那个梦境中强烈认知到是自己的感觉,源于前世的某段经历。于是各种在网上寻觅,知乎、贴吧里也有很多类似经历的朋友讲着自己的故事(感兴趣的可以搜搜)。
好像,就要完全相信了,却在临界点的地方站定,不敢往前。
前世今生是个恒久的话题,多少人带着疑问与好奇探索过这个问题的皮毛或根源,却始终没有人说些什么。就好像拉姆拉措的传说,多少人慕名前去,回来却片语不提。
到底看到了什么?
我从拉姆拉措的山上往下走的时候,那些往山上爬的人也是这样问的。
我说,看到了前世,也看到了今生。
爬拉姆拉措的过程很辛苦。我们一行4人2狗,第一天早晨从拉萨出发开车到加查,第二天早起从加查去拉姆拉措。
拉姆拉措海拔很高,停车场的地方便有5300,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下,攀登不太好走的山路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挑战与体验。即便是对在西藏呆了多年的人来说,都要喘的又喘,累到不行。
开始登山的时候下着小雨,走到一半便是大雨加小冰粒,风寒极大,可是还必须大口喘息以便更好的供氧,山路伴着雨水变的更湿滑难走,仿佛这就是通往前世今生的荆棘之路。
这暗含着人生的某种道理,想要到达某种结果,便先要经历、承受、坚持。
而这个过程是必然痛苦的。一路泥泞一路艰难,望着山顶,必须前行。
拉姆拉措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四面环山,湖在山坳中。观湖的最佳位置便在湖正对面的山顶上,据说只要静心诚意的望着湖,便能看到关于自己的显现。
这有点神乎其神。喘的像条狗一样爬上山顶,要在风寒暴雨中静坐观湖,不是易事。
当你坐在风雨中,才发现静心凝神比想象中困难的太多。每天工作忙碌,人情复杂,我们一直在学习一手握着手机一手抱着电脑的生活,更希望自己能练就一心多用的好本领,应对各种复杂场景。
而让你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无视手机,忽略环境,屏蔽感受,尽可能达到天地仅有你1人的宁静,是在现实生活中想到不会想的事情。
观湖静坐的开始,我一度陷入某种焦虑中。暴雨风寒中,很难不去担心自己的处境。上山时候里三层外三层的裹了衣服已经湿透,望着湖面也不知到底该看向哪里,关于前世今生的传说内心更多的是忐忑与不安。
害怕自己看不见,还害怕自己看到什么。
一旦静下来,那感觉就像是猛然从高空坠落,一开始慌乱无措,某个瞬间便突然归于天地。
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神明感应,我能清楚的感知到,某一瞬间,突然听不到任何声音,好像全世界只有我自己在这里望着拉姆拉措,明明下着雨,却什么都听不到。
湖面变的清晰异常,不停变动着的明暗好像在汇聚什么图案。
来之前我知道几个朋友亲眼看到过,但并不知晓相关细节,所以看到湖面的明暗变化只是以为光影而已,并未想太多。只是当一些清晰的画面出现在眼前时候,才惊觉这便是传说的前世今生了。
讲真,只是几个画面并不能构成一段前世今生,最多能联想到的就是,自己可能曾经与这些画面存在某种联系,再多的便未可知了。
大概是我们所拥有的智慧,还不足以参悟神湖显像吧。拉姆拉措的湖面还在变化着,我从湖面抽神回来,看看远处的山,看着山边的雾,又回头看看正在观湖的人。
有藏民虔诚的趴在石头上,嘴里念念有词,一脸恭敬虔诚;有游客变换着各种姿势拍照,不时发出不合时宜的嬉笑声;还有一些人像我一样,一动不动的坐在雨中,看不清脸上的水是泪还是雨
西藏有很多湖,或温婉绵长,或深沉悠远,只有拉姆拉措给人一种完全宁静的神圣感。
你看不到湖面的涟漪波澜,听不到任何源于她的声响,山川、天气、风雨、阴晴好像都与她无关,她似乎是静止的,但却有极强的生命力,可以让天地为其守护。
我想起有次打车遇到一名藏族老师,他讲的一段话:
我们学佛,是为了让自己心静,静了才能看清楚这世间的道理,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从观湖的山顶下来,雨停了。
下山变的轻松起来,步伐都轻盈起来。而那些上山的人,依然大喘特喘的步步艰难。和我们来时的模样一样。
他们问我,还有多久到山顶?
他们问我,你到底看到了什么?
我说,快了。
我说,看到了前世,也看到了今生。
前世是上山的举步维艰。
今生是风雨中的静影沉璧。
关于道家算命准吗和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