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淞沪会战的导火索_大捷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淞沪会战的导火索_大捷的知识,包括八字桥大捷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淞沪会战的导火索_大捷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抗日第一次大捷是哪次淞沪会战的导火索_大捷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前后共历时3个月,置军投入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万余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至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如果说淞沪会战是一次连环大爆炸,那么。虹桥机场事件(日方称“大山事件”)就是引起这场爆炸的导火索。然而,这导火索是谁制造的,又是怎样引起连环大爆炸的呢?
中日双方增兵淞沪
虽然早在1932年,中日就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但双方互不信任,不断派人查探对方实力和动静。据时任上海保安总团第二团第二大队重机枪中队长的杨俊回忆,当保安团在上海市区暗置工事和兵力时,曾有两个人来抄门牌。杨俊怀疑他们是日探,命令卫兵脱下他们的鞋,发现其大脚趾叉开(这是日本人特有的生理标志)。此时这两个人才承认他们是日本海军陆战队的队员,而且还搜出了他们身上记载有屋里机枪和官兵数目的日记本。随后,这两个日军被关起来,遭到保安团士兵的痛打,次日才放出。
这样的事时有发生,虽然日方多次向上海市府提出抗议,但由于上海没有日本陆军,所以日本海军陆战队也不敢造次,但日军飞机却多次飞临位于上海西郊的虹桥机场上空进行侦察。
西安事变后,张治中专任京沪警备司令一职,下辖3个师。为了掌握日军情况,张治中也派人秘密进入上海市区进行侦察。为了准确掌握日军部署情况,第八十七师安排连长以上军官,身着便装,分批潜入上海市区进行实地侦察。
但这些派去的军官们也没有能够掩饰住军人的身份而被日本人察觉,时任第八十八师参谋长的张柏亭回忆:“同行人员,都光头西装,行动有点土里土气,多少引起日军怀疑。”
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局势随之紧张,为了防备日军从上海发动进攻,蒋介石加强了淞沪一带的武装力量。8月初,在原有第八十七、第八十八、第三十六师的基础上,钟松的第二师补充旅划归张治中指挥。张向蒋介石建议派遣该旅一部化装成保安队员进驻虹桥机场,以防止日军夺取这一重地。该建议得到蒋的同意,当时在场的何应钦曾提醒张治中:“文白,这是要闹出事来的啊!”没想到不幸言中。
随后,张治中即令钟松旅一个团化装成保安队进驻虹桥和龙华机场,其中一个精锐营乘夜经火车输送至上海,换上保安队服装,经小路到达虹桥机场。之所以要秘密开进,是因为1932年的《淞沪协定》规定中国军队只能驻在昆山、苏州一带,上海市区只有吉章简的两个保安团、警察局的警察、虹桥机场的守备连。
然而,进入驻虹桥机场的中国军人虽然行动隐秘谨慎,但还是被嗅觉灵敏的日本人发现,并前来侦察。
直击虹桥机场事件
对虹桥机场事件,多被认为是日方为达到其全面侵华的目的而蓄意制造的借口。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据当时在上海参与负责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的顾高地回忆:此事(指中国正规军秘密进驻虹桥机场)不久即为日本海军陆战队发现,8月9日下午由原驻白利南路日本丰田纱厂之陆战队西部派遣队队长大山勇夫中尉,率士兵斋藤要藏驾车,循越界筑路的比亚士路、牌坊路、虹桥路直闯虹桥机场入口处。机场守兵见有日本军人接近,即发枪将大山击毙,斋藤虽急掉转车头,机场守兵继续射击,最后仍遭击毙。
时任第九集团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的史说则提供了更为详细的信息:日本人大概知道有中国正规军到达上海的消息,8月9日,派了一个军曹,名叫大山勇夫,到虹桥机场,要进机场大门,守门的就是化装保安部队的步兵旅士兵。这些士兵平时恨透了日本人,一见日本军人横冲直闯,不听制止,就坚决自卫,开枪打死了那个军曹。
虹桥机场事件的后果
机场守备部队在打死大山和斋藤后,赶忙打电话报告警备司令部。由于蒋介石曾明令要避免与日军发生小规模冲突,上海市府和警备司令部此时必须想方设法周全应付。据史说回忆:“淞沪警备司令部急了,参谋长董元亮与上海市长俞鸿钧商量,把一个死囚犯穿上保安部队服装,打死在虹桥机场大门口,说是日本军曹要强进机场大门时,先把我卫兵打死,以便与日本人交涉。”
布置妥当后,一方面,俞鸿钧向南京军事委员会报称“虹桥机场事件”系由两名日军越警戒线闯入机场。不听制止反而向机场守备部队开枪而遭还击毙命;另一方面,警备司令部情报科科长钟桓打电话给日本领事馆,询问其下午有无军人乘车外出进入华界,日方答称没有此事,钟桓要求其详查。半小时后,日方仍未查清,钟桓就问及大山勇夫其人,日方才着了慌,连忙乘车到警备司令部了解情况。
钟桓坚持认为是日方违约,故意派人前来滋事挑衅,还说由于天色已晚,等第二天再共同处理。日方欲打听出事地点及具体经过,被钟桓婉拒,日方理亏,只好回去等待。第二天,警备司令部与日本军方人员共同派人到虹桥机场大门口验看。
关于尸检的具体情况,据时任《大公报》记者的杨纪回忆:10日晚上,上海法医研究所所长孙揆方博士到报馆来告诉我,日军的两具尸体已被日方领回,被日军击毙的保安队士兵的尸体,已交给他解剖,要证明是被杀的。第二天上午,我赶到法医研究所时,已经有四个日本人站在解剖室里。手术台上躺着一具尸体,背部的两个小洞显然是手枪一类兵器打的。法医们每当工作告一段落时,四个日本人总是不约而同地摇摇头,表示很不相信的样子。
11日下午4时,经共同调查后,上海市政府、淞沪警各司令部、日本领事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4方在市府开会谈判。由于察觉中国方面被打死的保安队队员有替身的嫌疑,日本驻上海领事冈本季正态度强硬地要求中国方面“撤退各街道上一切防御工事”。会后,中国方面一边将沙袋和铁丝网撤除,离日侨较近的保安队步哨也于虹桥机场事件当晚稍稍后撤,一边进行应战准备。
南京政府接到报告,感到日方的要求无法接受。而日本驻上海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在10日确认大山两人被打死后,即命在日本佐世保待机的海军部队赶往上海,并于次日到达。11日,南京政府听闻日军第二舰队来沪,加上谈判无果,为防患于未然,决心围攻上海,主动开辟华东抗日第二战场。为此,南京统帅部于11日晚9时电话命令张治中将全军推进至上海附近。张部即连夜开进,于次日晨进入上海市区。13日,两军前哨部队抢占有利地形时在八字桥遭遇,易谨营长向日军射出了第一枪。14日,淞沪大战正式爆发。
显而易见,“虹桥机场事件”无疑是引起淞沪会战连环大爆炸的导火索,但又并非中日双方有意制造。实际上,这是一起擦枪走火事件。由于日中处于侵略与被侵略的敌对状态,互不信任,不清楚对方的底线,从而导致了淞沪会战的爆发。
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抗日第一次大捷是哪次1931年“九一八事变”,狂妄得意的日寇头子在轻易占领中国东三省以后,企图继续发起对我华东江海农工膏腴之区的侵略,第一个进攻目标,自然就是号称“远东第一大国际都市”的上海。当时,日本关东军为掩饰炮制东北“伪满洲国”傀儡***的阴谋,由其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串通日驻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沪制造事端。田中隆吉与女间谍川岛芳子策划,于翌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启升等5人,向马玉山路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一·二八事变”爆发。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到此年3月3日,即“淞沪抗战”。
众所周知,在此次淞沪抗战中,中方由驻守和保护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唱主角。而其指挥者,就是该军总指挥蒋光鼐将军(1888—1967,广东东莞虎门人)、副总指挥兼军长蔡廷锴将军(1892—1968,广东云浮罗定人)。当时蒋、蔡二将军坚持抗战立场,英勇御寇杀敌,真可谓威震四方,有口皆碑。此年1月28日,日军进犯上海。当时驻守上海的第19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的影响和推动下,全体将士士气高昂,决心抗击日寇,保卫上海。蔡、蒋两位将军紧急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布置应战方案和措施,要求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入夜,日军以铁甲车为前导,兵分5路进攻闸北。第19路军奋勇抵抗,当即予以迎头痛击。身为总指挥的蒋光鼐、军长的蔡廷锴,更以大无畏的胆略,在枪林弹雨中亲临前线督战,激励士气。著名的淞沪抗战由此开始。
最初,日寇凭借陆海空三军优势,气势嚣张,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4次总攻,却均遭败绩,四易主帅,死伤累逾1万。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落后、且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以誓死牺牲的精神,组织敢死队与敌人白刃肉搏数十次,冲锋陷阵,奋战月余,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庙行、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多次战役,予敌以重创。第19路军的英勇抗战,鼓舞了中国军队的爱国热情,张治中将军率领第5军增援助战。全国同胞感奋觉醒,上海各界、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展开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给予第19路军大力支援。蔡、蒋等于3月2日通电全国,表示“决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
日寇经过我军的严重打击,侵占上海的阴谋终不能得逞。经过英、美等国的“调停”(他们希望保证他们在上海的租界和利益),双方于3月3日宣布停战,日寇被迫撤军,中方被迫妥协,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此后长达5年,中日之间基本上保持相安无事,日方不敢轻易言战。淞沪抗战是我国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抗日大捷,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气焰,弘扬了炎黄后裔的爱国主义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新篇章,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以后的全面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蔡廷锴、蒋光鼐由于指挥淞沪抗战功勋卓著,被海内外誉为抗日名将、民族英雄,一时闻名遐迩,家喻户晓。全国各地各大报刊、画片、墙壁、橱窗里,到处是他俩的大幅戎装照片,与诸男女明星为伍,雄姿英发,威武阳刚,人见人爱。
关于淞沪会战的导火索_大捷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