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古代诗歌中的‘杨柳’到底指的是什么树的问题,以及和杨柳之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古代诗歌中的‘杨柳’到底指的是什么树柳树为什么有杨柳之称有什么典故古代诗歌中的‘杨柳’到底指的是什么树古代诗歌中的杨柳指的是柳树,确切的说应该指的是垂柳。
细心的人都会发现,每到春天,柳树就会生出绵白的飞絮,而飞絮飘飞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人诗歌中的离别之情。
杨柳这个词最早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话也很好地表现出了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惜别之情,从《诗经》开始,我国古典的诗歌就把杨柳的意象与依依惜别联系在了一起。
而杨树的叶子较圆、树木高大,树枝硬挺,完全没有古代诗歌中的“依依”之态,所以,古诗歌中的有着惜别之情的依依杨柳肯定不是杨树。
南朝刘勰也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写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这里他用“杨柳依依”的姿态,生动地表现出了杨柳的温柔婉约之姿。
后来也有诗人用杨柳来描述自己的离别之情,例如
刘禹锡的《杨柳枝词九首》“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李白《劳劳亭》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实,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借杨柳来描写离别之情的诗句,也算得上是数不胜数。
在《古今物疏》中,对于很多树木的名称,有时候古人并不能很好地区别,比如杨柳这两种树木,而其中柳树又有十多种,杨树也很多种,而且在注释中有时候会把两者合起来。
李时珍注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杨枝硬而扬起,故曰杨,柳枝弱而垂流,故曰柳。”其实也就很清楚的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柳树为什么有杨柳之称有什么典故典故:
传说我国历史上以淫奢残暴闻名的隋炀帝杨广,为了到江南游乐,开凿了大运河。一日,隋炀帝驾驭龙舟准备南巡,但船行河中,逆水时要人拉纤。
隋炀帝不愿让衣衫褴褛的男人拉纤,竟下旨选了一千名江南女子和一千只羊,用彩缎扭成的锦缆拉纤。可怜这些十五、六岁的女子,在烈日下拉着沉重的龙舟,走出不到半里路,早累得一个个云鬓散乱,气喘嘘嘘了。
隋炀帝和皇后凭栏望去,满心欢喜,一时兴起,竟效仿秦始皇在封禅泰山时,因在五棵松树下避雨,封松树为五大夫松的典故,就赐柳树姓杨,并亲书了杨柳两个大字,悬挂树上。从此,柳树就被称为杨柳了。
扩展资料: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许多人在读到这些诗词时,可能会以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杨柳”是杨树和柳树两种树的并称,其实不然,这些诗句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而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
其证如下:清代张英等奉敕于康熙年间编撰而成的类书《渊鉴类函》中“杨柳”条目下诸多古诗文例句中“杨柳”词义均被解为“柳”。而当代《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录的以“杨柳”为词素的三音节词十余条,其中的“杨柳”的意思亦皆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柳
关于古代诗歌中的‘杨柳’到底指的是什么树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