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余姓的名人和余子俊八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余姓的名人余姓的名人余善(东越).余祭(春秋吴国).余眛(春秋吴国)
余昭元(晋).余良(唐).余懃(唐)余深(北宋).
余端礼(南宋)余齐民(南朝宋)余天锡(北宋)
余靖(北宋).余玠(南宋)余复(南宋)余阙(元)
余有丁(明)余继登(明)余煌(明)余祥(明).余子俊(明)
余正健(清)余国柱(清)余日清(晚清)余朝贵(清)
余栋臣(清)余甸(清)余象斗(明)余应桂(明)余曰德(明)余懋学(明).
余怀(清)..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清)余洪元(清末民初)
余昭常(清末)余联沅(晚清)
当代
余纪忠、余日章、民国)余日宣(民国)余占鳌(民国少将)..
余秋里(开国中将).余汉谋(民国上将).余光中.余立金(开国中将).
余程万(民国抗日中将)余连发(民国上将).余禄庆(民国中将).余伯泉
(民国上将).余天云(革命军长).余俊贤、余政宪、余成斌(开国少将).余锦源(民国中将).
余述生(开国少将).余光茂(开国少将).余品轩(开国少将).余非(开国少将)
余洪远(开国少将).余潜(开国少将).余连发(陈水扁时期上将)余明(开国少将)
余克勤(开国少将)余积德(开国少将)余国祯.余鲁生(少将)..余嗣贵(开国少将)
余光文(开国少将).余致泉(开国少将).余少杰..余方方(少将).余启佑(民国少将)
余仁美(民国部长).余辉庭(民国少将).余跃龙(民国少将).余加刚(少将)余欣荣.
余元辉余子武().余家菊.余传韬.余斌.余泽兰余思远.余伯阳.余东升.余秋雨.余华.余梦伦.余永富.
余男.余世维.余逸鹤.余天达.余杰.余国春.余建煊..余秋.余东璇.余彭年.余嘉锡.余泽鸿.余旭.
余国琮.余英时.余家国.余永定.余锦旺.余少群.余国森.余伟国.余文乐.余任天.余传玖.余泱漪.
余泽岚.余熙.余震彦.余家国.余良晨.余少华.余德辉.余蔚平
〖余姓四言通用联〗
名高四谏;道就单车。——佚名撰余姓宗祠通用联
灵鼍负阁;钓鱼列屯。——佚名撰余姓宗祠通用联
尤溪余氏
余姓的入闽定居有来自不同时期和不同世系。有西汉武帝时期随汉军入闽镇压闽越王后裔叛乱的陕西、四川一带余姓将士。五代梁大通二年(528年),有余烈入闽为官,其家属随迁定居建阳,后裔分迁至古田、尤溪、莆田等地定居。唐总章二年(669年),有河南余姓将士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定闽粤界一带山民暴动,后定居于闽南、福州等地。另有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余青由泗州下邳到建阳为县令,后举家定居于五夫籍溪(今武夷山市五夫镇),其后裔分迁沿闽江各县及福州等地。据考,入闽余姓大部分源于余姓发祥地泗州下邳。
据尤溪余姓各宗谱及《福州姓氏志》考究,尤溪余姓大都源于杉洋余姓世系。入闽始祖为唐开元间由泗州下邳入闽任建阳县令的余青。其长子余焕于唐天宝三年由建阳迁古田县杉洋乡(今杉洋乡杉洋村)定居立祠。余焕四世孙余锡于北宋初,由古田迁侯官县兴贤里定居。余锡之裔孙余廿四,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由侯官(今闽侯县)入迁尤溪五十都定居,为余姓最早入尤的始祖。另载有明永乐间由大田广平(时为尤溪四十八都)入尤的八字桥乡余姓,还有清嘉庆间由永春入尤的联合乡余姓。这是尤溪余姓的3个主要支系。还有因婚嫁等原因入尤的散居县内各村的余姓。
(一)由闽侯入尤定居
新阳镇上井、龙益、林尾、文山,管前镇管前、西溪口、南华、真地,西城镇东村、湆头,梅仙镇梅营余姓
新阳镇上井村余姓始祖余廿四,于后唐同光四年(926年)由侯官县入迁尤溪五十都万人庄(今池田村所在地)谋生,于咸平五年(1002年)定居于踝口(今上井村西洋厝后)立祠建祖。余廿四生4子,长子余卅一于南宋末或元初,分支定居于上井村龙身仑,建祠堂曰“种德堂”;次子余卅二分支至管前镇南华山(今南华村)定居;三子余卅三分支至当时县内的四十八都(明嘉靖间析归大田县)万宅村(今大田广平镇万宅村)定居;四子余卅七分支五十都洋头院后(今龙益村)定居,其后裔余原益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在龙益村立祠建“龙溪堂”。其后,有余卅七后裔迁往镇内瓷厂村杨厝寨、双鲤村,还有城关镇,以及西城镇湆头、东村等村定居。
新阳镇林尾村余姓始祖余鸿伦为余廿四之十三世孙,约于明中叶由上井村入迁定居。其后又有余卅一“种德堂”裔孙由上井迁至新阳镇文山村,管前镇西溪口村、真地村,西城镇麻洋、东村,梅仙镇梅营等村定居。
管前镇管前村余姓始祖余伯六为余卅一裔孙,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上井分支迁当时的三都馆前(今管前村)定居立祠。其后,有裔孙分支至南华村定居。
西城镇凤元村余姓始祖余富七,约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由上井迁至当时四都大坑村(今西城镇凤元村前洋自然村)定居。其后裔孙迁至湆头村定居。
梅仙镇小蕉、源湖、登第,联合乡岭头,台溪福廷坑余姓
梅仙镇小蕉村余姓始祖余绍七,为入尤始祖余廿四的三子余卅二裔孙,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由当时县内四十八都万宅(今大田县广平镇万宅村)坑咙头自然村,入迁九都上董山(今梅仙镇南洋村董山自然村)定居。其十几代后裔(名不详)由董山迁至小蕉村定基立祖。小蕉余姓后裔(名不详)于民国初(1913年左右)入迁十都源湖(今梅仙镇源湖村)定居。
梅仙镇登第村余姓始祖(名不详),为小蕉余姓后裔至登第入赘后定居。
联合乡岭头村余姓始祖(名不详),于清顺治间由梅营彭坑自然村入迁定居。
台溪乡福廷坑村余姓始祖余富八,为新阳镇上井村余卅一次子。约于元中期先由上井入迁坂面蒋坑村米萝石自然村下坑洋定居,后转迁入福廷坑横洋自然村定居立祠,至今传35代100多人。
(二)由大田入尤定居
八字桥乡坑头村余姓始祖余钟孙,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由当时县内四十八都(今大田县广平镇)入迁二都梨树坑头(今坑头村)定居立祠,今蕃衍人口近2000人。
(三)由永春入尤定居
联合乡联南村余姓始祖余长演(字光畴,号廷演),约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由永春二十都洋上乡(今桃城镇洋上村)至联合塔兜街做糕点生意谋生,后定居于联南村。廷演生四子:文就(之房)、文接(亨)、文续(利房)、文福(贞房)。其后有裔孙分支定居联东村、梅仙源湖村。
(四)由江西入尤定居
洋中镇官洋村余姓,由江西入迁定居于该村后岬自然村。入迁年代及源流具体地点不详
全县其他各乡(镇)均有数量不多的余姓人口,在数人至40余之间。
(五)新阳镇上井“种德堂”祖余姓迁移
新阳镇上井村余卅一“种德堂”祖余姓,民国及以前各个时期有后裔分别迁往省内顺昌县、安溪县、漳平市、仙游县,以及广东省湛江市等地定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裔孙余作团于1950年迁往沙县富口镇岩地村定居;其后有余时波、余生森、余生来等迁往沙县富口镇所在地定居;余天沛等迁往闽侯县甘蔗镇化龙村定居;余作炼退休定居厦门市;余生初退休定居山东省济南市,其长子余江旅居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次子余捷旅居墨西哥。
(六)新阳镇龙益“龙溪堂”祖余姓迁移
新阳镇龙益村余卅七“龙溪堂”余姓裔孙有迁居于沙县的。
(七)梅仙镇小蕉村余姓迁移
梅仙镇小蕉村余姓裔孙,于民国时期有8户迁往三明市定居,并有裔孙迁往邵武市定居。
尤溪县名人姓名出生地学历、职务任职时间余瑄尤溪县贡生崇明县丞明余大器尤溪县贡生明余辟五十都上井村特奏名进士,任南昌府太守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余琮五十都上井村岁贡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余向宸五十都上井村岁贡清嘉庆间余向阳五十都上井村恩贡清同治三年(1864年)余荣三五十都上井村岁贡清同治间余起鹏五十都上井村贡生清乾隆卅三年余起凤五十都上井村贡生清乾隆廿年余飞凤五十都上井村贡生清余德培西城湆头村敕封大总清余洪年西城东村贡生清余洪教西城东村贡生清余坤赐管前镇管前村进士清乾隆间余作钦新阳镇上井村财政部督察中华民国余清福(1751~1810),清代福建尤溪县池田乡洋头村人。余清福是小腔戏的创始人。
余有本(1949—1972年)西城镇东村村人,中共党员。1968年4月应征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817部队副排长。1972年12月2日在河北唐山建房中,因房屋倒塌牺牲。1972年12月2日,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烈士。
余天勋(1957—1975年)新阳镇林尾村人,1974年1月应征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崇安844部队66分队战士。1975年10月15日,在武夷山因翻车牺牲。1975年10月26日,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烈士。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