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王阳明简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王阳明简介以及王阳明八字理论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王阳明简介创立“阳明心学”的王阳明,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何王阳明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扩展资料: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
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阳明
创立“阳明心学”的王阳明,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何王阳明在中国哲学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所创立的阳明心学也影响了很多人,比如毛主席就曾在《心之力》肯定了王阳明,而且王阳明也被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那么,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又是怎么体现的呢?我们就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来看一看。
我们可以先从“知行合一”来看,知行合一的本意就是要做到心中所想与现实所做合二为一,这样才能有后天的良知,才能有自己的认知,这样才是“善”,达到“内圣”的标准。知行合一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一种科学实践理论,放在当今的社会下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说到就要做到,如果光是说,那就是逞嘴强,没有任何用处。道理大家都是懂得,重要的是实践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个角度,从“致良知”来看,阳明心学中也很多地方对当今的教育界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比如他就曾讲:“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也是其“致良知”中重要的哲学思想。立志,就是需要树立志向,有了志向,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勤学则顾名思义,要好好学习,学而不勤的话,是没有结果的。改过,有了错误就要及时更正,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人。责善,作为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发现对方的缺点就要告诫朋友,这是对朋友的爱护。是啊,如果能做到这八字,那么真的就和圣人无异了。
每每当我读阳明先生的这些话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在我看来,说王阳明的哲学地位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因为他的这些哲学思想都是些实实在在,影响了很多很多人,也怪不得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说出“一生俯首拜阳明”。
关于王阳明简介和王阳明八字理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